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Vocabulary Pedagogy

Hailong Wang王海龙

 Columbia University  lecturer

论文摘要Paper Abstract认知语言学是一个以人对世界认知经验及其如何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为基础并据此进行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学派。它植根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人类学的理念,对我们人类语言的形成、语言跟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如何表述思想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解释。

因此,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用和语义分析;特别是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可以通过这种积极的语言学理念来提高我们作为二语习得实践的汉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研究必须跟人类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它不愿意将语言习得和教学实践简单归纳为在教室里教与学的过程而是将语言习得放到人类互动交流和实践活动的真正场景中来学习活的语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应该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根本。它把上下文、语用、语境的辨析和隐喻看成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必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探讨并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认知语言学强调基础认知。它认为,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通常需要考虑意象(视觉的和非视觉的)、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外在世界的基本理解等。因此,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词的意义仅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对词和概念的把握必须依赖百科知识和人类认知的上下文(contextdiscourse)方能达到目的。认知语言学还在承认人类认知共通性的同时,强调充分注意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脱胎于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hycology)和认知人类学(ethno-science)。它跟人类学的亲属称谓、颜色词、量词的形式、时态和语态等范畴和辨识方式和民族认知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决定思维和意识形成的媒介。它提倡立体地研究语言——从语境和语用中找出语言应用和习得的捷径,以便于外语学习者迅速提高其语言习得和使用的技能。

在海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在中文词语的传授过程中发现在教授了汉语基本词语的定义后,语言学习者虽然把握了其基本定义却仍然有大量误用、褒贬义倒错、表述关系混淆和语用方面的大量问题。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词语、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所能解决的问题。——它们牵涉到文化认知和认知语言学的话题。虽然语言认知看上去是一个复杂概念,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哪怕是在最基础的层次甚至对于初学者,它都应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

这些都跟文化认知、词义的褒贬、语境背景和上下文理解有关;而并不仅仅是个汉语教学法或仅仅完成传授字、词、句、章等基本语言教学环节即能奏效的。

本文旨在探讨中文词语教学以及词语教学背后的深层潜语言认知的词语现象。我将采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词语认知和大量的语用实例来分析并探讨作为二语传授的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语言、语际间的认知和语法-修辞现象的探讨,俾使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服务于我们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语言学探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