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汉语教学差异比较
Li Cong (李丛)
Vassar College
由于受到环境和观念的影响,中美汉语教学存在着一些差异,具体表现在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式、评估等方面。
1.学生方面:在美国大学里,学习汉语的学生有些是汉语专业的,有些是非汉语专业只修学分的。一般没有母语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只有华裔和非华裔之分。学习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掌握一种语言,对成绩及其关注。
在中国大学里,分短期进修生和本科专业生。学生有国别和年龄差异,混合编班,学习目的各有不同。很多进修生是游学在中国,不仅为了学习语言,更为了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对成绩不太关注。
2.教师方面:在美国,教师常常用英语解释和交流,使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学生接收到的汉语语境很有限。在中国,教师完全使用汉语教学,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汉语思维的习惯。
3.教材方面:在美国,一本教材走天下,每学期使用一本教材,每周课时5小时左右。在中国,实行分科教学,每学期学习听力、精读、写作、报刊、口语等多种教材,每周课时20小时左右。
4.教学方式:在美国比较注重数位工具和一些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视频、ipad等辅助手段,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在中国,比较重视一节课语法和词汇的输入量,更多靠教师口授,达到师生互动。
5.评估:在美国对学生实行过程性评估,每课一小考,加上期中、期末考试。在中国一般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
此外,在中国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在中国的有利环境,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在美国。一般利用“中文桌子”等方式作为课外学习的补充。
综上所述,两国的汉语教学是在各自的土壤中孕育而生的,这些差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互相借鉴和改进的空间。本文试图分析各方利弊,取长补短,互相给力,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