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課堂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研究
Chiu Ching (朱亦淨), 文化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Zhang Changfang (張齡方), 文化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Lee Yunmo (李耘墨), 文化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二語習得理論指出,可理解輸入(Krashen,1983)及可理解輸出(Swain,1985)能幫助學習者建構第二語言的知識,但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必須是動態的互動交流,非靜態的師生授受方式,此動態過程包括問答、各種糾誤反饋及互動中的語義協商等(Long,1983;1996)。
本研究透過觀察量表、課堂內容及訪談紀錄,對師生互動中的糾誤反饋類型、頻率與生生互動的內容,進行分析探究。研究工具是根據Nina Spada(1995)等設計COLT觀察量表(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Observation Scheme)修改設定,修改參考項目包括研究對象、上課內容及班級特徵等因素。研究對象為臺灣某大學華語會話課,共25名學生及4位教師,其華語程度分級使用「歐洲共同框架」為依據,其中一班的程度為A1,另一班的程度為A2;透過600分鐘的實際課堂觀察紀錄獲得的資料,初步統計歸納100分鐘的研究結果如下:
1. A1班師生互動499次,生生互動3次。
2. A2班師生互動506次,生生互動129次。
以上數據結果顯示A1與A2師生互動頻率差距較小,而A1與A2生生互動頻率差距懸殊。為了找出此懸殊現象的成因,我們從兩班的師生互動方式與教師提問類型做對比分析,發現A1班師生互動及教師提問方式多為封閉式,即學習者只需用一字或短語回答問題即可;而A2班師生互動及教師提問方式多為開放式,即學習者能利用短句擴展延伸的方式回應問題;由此激發了生生互動的頻率,學習者之間以大量的句型延伸及確認方式進行語言溝通。
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新手教師日後教學之參考,進而提升師生互動的質與量的比例,建構一個因材施教的教室言談互動模式,提高華語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