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作品为素材的高级中文教学策略

 

沈建华

 

耶鲁大学

 

 

目前流行的高年级中文课本都把未经改编的语言材料作为教授内容,包括报刊文章、电影、视频和文学作品(本文主要谈跟文学作品相关的话题)。笔者认为,到高年级阶段,学生确实应该慢慢脱离虚假的语言现象,而去接触真实的语言实际。但是,在语言课堂里教授文学作品不能忘记语言课的实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中文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有效地使学生达到提高语言水平的目的。

 

因为同样是语言教学,所以教授文学作品与教授专门编写的课本应该有共通之处,但二者的教学内容是明显不同的,所以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具有其独特性。教师必须首先明确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语言的规范和个人风格的矛盾;

每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包括对方言词语的使用甚至自造词语,而我们要教授给学生规范、常用的表达方式。

 

二、处理生活语言的表达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表达的矛盾;

       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常常有艺术性,如常常采用各种修辞手段、使用特殊句式等等。对学中文的外国学生来说,这些不应该成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三、处理对语言表达的学习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的矛盾;

语言教学确实应该帮助学生领略、欣赏文学作品特有的魅力,但不能忘记语言课的目的是学习语言,不是文学欣赏课。

 

四、处理词汇教学的的矛盾;

文学作品通常词汇非常丰富,常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来描写、修饰,但是受到上课时数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逢词必讲,应该有抓有放、有点有面。

 

五、处理口语表达与阅读的矛盾。

 

文学作品一般篇幅比较长,完成对通篇作品的学习和理解要花去大量宝贵的时间,因此会挤占课堂上口语练习的时间,很容易变成老师的一言堂

 

本文试图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上述几个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对语言课教授文学作品的一些看法,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