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何如此「闷」?
国文科师资培育有效教学之行动研究
Chen-Li
chenliyao.ncu@gmail.com
摘 要
负责国文科师资培育教学已逾一纪,第一次遇到如此冷漠的学生。收缴作业总是困难重重;授课时不知其学习兴趣何在?得到的响应,或眼神冷漠,或噘嘴皱眉;开学时言明的教案写作、教学专题报告,为何会翻盘不认?所有的课业规定,为何如此疐碍难行?
「天下没有不是的学生」。本文针对国文科师资培育之学生上课时冷漠态度,提出症结所在与因应策略,藉行动研究法探究学生学习动机与情绪。全篇分作五部分,壹、学生为何如此「闷」的化解之道──取得信任之教室管理,贰、建立有效教学之教室经营策略,参、国文教师必备之专业要件,肆、师严然后道尊:激励学习动机之实践,伍、认知阻碍有效教学之因,结语。写作方法(methodology)以教育学原理为经,国文教学实务为纬,经定纬成,并落实国文教师与时俱进之创意教学,激发学生努力于国文学习之心志。
关键词
国文教学,师资培育,教室管理,有效教学,行动研究
写作背景
2008年9月、接掌师资培育中心「国文科教材教法」,从事该科教学已逾一纪,目标在培育国文教师之专业能力,却是第一次在课堂遇见如此冷漠的学生。无论讲授任何关于国文科教学之理论或实务,不是冷眼视之,就是噘嘴、斜眼、皱眉的反应,是否应当机指点:「这样的反应,带到实习学校,你会吃大亏的。」经向师资培育办公室查询,将学生学习态度如此闷的原因,立即归诸下列四点:
一、缺乏先备知识(prerequisite knowledge):素来规定必须先修教育概论、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基础课程之规定,已经不再设限,故修读本课程者,或是初进师培中心,没有教学相关之先备知识;
二、外在环境欠佳:学习情绪低落,暂时归诸台湾媒体大幅报导「流浪教师多到翻」,领有教师执照却无法担任教职者满街跑;「教师缺额少得可怜」,公立学校教职一位难求;凡师范院校、师资培育、教育学程……均有机会成为教师的育成管道,使曾为考试或申请的大热门之师资培育,曾几何时,乏人报考,缺少竞争,恶性循环,罕见有志献身「春风化雨」之优秀青年投考,致使师傅无从挑选「苗子」。
三、生涯规划未定:学生背景不似师范院校生较能认定将来就是要为人师表之单一目标及生涯规划,且研究型大学之学生多自视甚高,复因中文系所教师多呵护备至,有误导学生认定:除了中学国文教师一职,尚有许多海阔天空的志业,虚位以待。却不识外界经济危机,「硕士多如狗,博士满街走。」之现状。是否应当机指点:这样的态度,将来迟早会吃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文心雕龙》都没有翻过!《礼记.学记》竟未读过?这不是大一国文即已背诵?!
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长善而救其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意愿,老师当反求诸己。如何带动学习情绪、激励学习动机?教学行动研究,试图找出症结。
本文谨依教学的行动研究,尝试改变国文科教室经营中,淡然、冷漠,虽不吵闹喧嚣,却无法提振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机之学生。
预期成效
将教学行动研究与国文教学结合,藉班级经营、教室管理、创意教学,使国文科师资培育面对外在主、客观环境变迁,暮气沉沉之学习情境,仍得以重新得力,如鹰展翅上腾;师生快乐共学,进而学有所获、师生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