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的古漢語教材

黃偉嘉

Brown University

(一)

 

對外漢語的古漢語教學是一個特殊的學科。說它特殊是因為它所教授的對象是一些特殊的學生。這些學生雖然已經具有三年以上的高級中文水平﹔可是實際上他們對古漢語的接受能力還處於一個相當低的水平。他們對古漢語中所包涵的語言﹑歷史﹑文化等各種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不僅遠遠低于在大陸和台灣的大學生﹐甚至低于初中生。然而這些學生的智商並不低﹔他們對語言的領會也不遲鈍﹔而且他們學習的態度又是積極主動並且好學多問。

面對這樣的學生﹐古漢語教學處在了一種深不得又淺不得的尷尬的狀態。古漢語課牽涉的內容很多﹐如果講解得深了﹐就會把學生講得一頭霧水﹔講解得淺了﹐學生好像明白了﹐可是他們又有許多問題。當你回答那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可能又不明白了。即使老師很用心地備了課﹐也擋不住學生沒完沒了的問題。

那麼﹐怎麼能夠深入淺出給學生講解深奧的古代漢語呢﹖怎樣能夠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好古漢語呢﹖又怎樣才不會被那些什麼都不知道卻又什麼都想知道的學生問住呢﹖除了老師要具備相當深的古漢語功底﹐具備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修養以及現代社會文化的各類知識之外﹐一本專門針對這些特殊學生編寫的﹑適合於外國學生學習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二)

 

現有的古漢語教材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國內大學生用的古漢語教材。這種教材除了個別的超高級的學生之外﹐一般來說是無法使用的。國內大學中文系的古漢語課多是從二年級開始和古典文學同步進行的﹐而我們這裡教授的對象是僅僅學過三四年中文的外國大學生﹐那些教材就顯得太難了。

二是國內中學課本中的許多古代選文﹐這些選文雖然比大學簡單一些﹐但還是有些偏難。而且中學教材重在教書育人﹐許多選文都偏於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例如﹕列子的《愚公移山》﹔荀子的《勸學》﹑劉義慶的《周處》﹑杜甫的《賣炭翁》﹑《石壕吏》﹔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傷仲永》﹔范曄《樂羊子妻》﹔徐珂的《馮婉真》等等。選文過於注重了道德教育﹐那麼在語法點和詞彙以及難易程度等方面就不那麼周全了。

三是國內和國外編寫出版的一些專門為外國學生用的古漢語教材﹐這些都是優秀之作。但是由於每一個編寫者的側重點不同﹐適用的對象不同﹐所以在選文﹑編寫及難易程度上還存在有許多不能讓人十分滿意之處。

我曾經在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了四五年古代漢語﹐目前又在布朗大學教古代漢語。在教學的同時﹐我也編寫了一本古漢語課本。在編寫和使用的過程中﹐自己定了一些選文的標準和編寫的規則﹐現在在這裡說出來﹐請教各位專家。

下面分為兩個部分﹕一﹑教材的選文﹔二﹑教材的編寫。